可信身份简史白皮书

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虚拟社会,为了清晰责权、解决个体间信任问题,第一步是解决身份识别问题,让身份真实、可信、唯一。
身份识别不是现代社会创造的思想,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意识到了身份识别的重要性。从带有身份信息的竹板、现代社会的居民身份证到网络环境的电子身份证、数字身份,每个时代都为身份可信做出了努力。本文主要讲述不同时代如何实现个人身份可信、企业身份可信及现在数字可信身份的应用。
目录(部分)
第一章
古代“身份证”
1页
古代“身份证”发展历史
1页
第二章
现代身份证
3页
一、现代身份证雏形的阶段
3页
二、解放后身份证的发展
4页
第三章
古代印章
8页
一、“印者,信也”
8页
第四章
现代企业印章
10页
一、企业印章申请
10页
二、企业印章的证明力
11页
三、企业印章的风险
11页
第五章
数字证书
14页
一、如何证明“我是我”?
14页
二、什么是数字证书
14页
三、数字证书原理
15页
第六章
数字加密技术
16页
一、数据加密技术
16页
第七章
数字证书在电子签章中的应用
18页
第八章
个人可信身份认证
19页
第九章
企业可信身份认证
20页
第十章
电子签章流程
21页
一、电子签章流程
21页
二、验证签名流程
21页
第一章 古代“身份证”
身份的本身意义指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最初,身份只是人类社会中不同个体成员在交往时识别个体差异的标志和特征,这可以让一个小型的团体维持一定的秩序和结构,在现代社会中“身份”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没变,其内涵演变成了个体成员的标识和称谓。
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证件叫做身份证,身份证由古代起源,至今已发展相对完善,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它将作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公民身份的证明工具。
但如今数字化时代,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中,线上交易、系统操作、人物交互呈现出更智能化、数字化的趋势。人,将以怎样的身份去连接、操控各类“网”上的物,又是怎样在“网”上相互确认行为主体身份?
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虚拟社会,为了清晰责权、解决个体间信任问题,第一步是解决身份识别问题,让身份真实、可信、唯一。身份识别不是现代社会创造的思想,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意识到了身份识别的重要性。从带有身份信息的竹板、现代社会的居民身份证到网络环境的电子身份证、数字身份,每个时代都为身份可信做出了努力。本文主要讲述不同时代如何实现个人可信身份、企业可信身份及现在数字可信身份的应用。
如果让身份具有唯一性,那么简单的办法就是为每个人树立一个独有的“标签”,如今我们每人都持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它就是我们身份的证明。
身份证,相信都不陌生,长85.6mm,宽54mm,厚0.9mm。一张小小的居民身份证,早已成为出门必备的证件,现在出门不带身份证很多事情都没法做,比如买车票、住宿等都需要出示身份证。那么身份证是如何演变及形成的呢?它在历史中又有哪些形态?
古代“身份证”发展历史
据相关史实考证,我国的身份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发明了照身帖。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国人必须持有,如若没有就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这可能是早期身份证的雏形。
点击此处 领取白皮书完整内容
声明:文中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未经本站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